阳光游戏

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>>网络游戏

文章内容

从小就玩罪恶都市的人会怎么样?真的会变得更暴力吗?

阳光资讯 2025-07-23 20

要说从小就玩《罪恶都市》的人会长成啥样,我这儿得好好说道说道,毕竟咱也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,没少在汤米·维赛迪的“事业”里添砖加瓦。

最初的接触与沉迷

我记得那会儿还是小学,可能是五六年级,或者是刚上初中,具体记不清了。 次在同学家的破电脑上瞅见这游戏,我滴个乖乖,当时就惊了!那花花绿绿的城市,开着车想去哪就去哪,还能抢车、打人(虽然现在想想不太对),对一个小屁孩来说,那诱惑力简直是核弹级别的。

后来自己家里有了电脑,那更是不得了。放学回家,书包一扔,开机,熟练地双击那个粉红色的图标,音乐一响,感觉整个世界都是我的。刚开始就是瞎玩,开车兜风,撞撞电线杆子,试试能不能把飞机开起来。 任务?啥任务?能有我自己找乐子重要?

游戏带来的“实践”与影响

你别说,这游戏虽然主题是“罪恶”,但对我来说,影响还真不全是负面的。我没有去学着游戏里那样去干坏事,这点分辨能力还是有的。

我琢磨着,这游戏至少在几个方面“锻炼”了我:

  • 英语启蒙(歪打正着型): 那会儿游戏可没啥官方中文版,顶多有点不靠谱的汉化补丁。为了看懂任务提示,为了知道那些酷酷的跑车叫啥名,我还真就硬着头皮去查字典,去记单词。什么 "mission passed", "wasted", "busted",这些词儿比英语老师教的记得牢多了。
  • 认路和空间感: 罪恶都市那地图,我闭着眼睛都能开。哪个位置有喷漆点,哪个位置有武器店,哪个犄角旮旯能刷出稀有车,门儿清。这对我后来玩其他开放世界游戏,甚至现实里开车认路,都打下了点“基础”。
  • 对“规则”的另类思考: 游戏里很多任务,你要是老老实实按部就班,可能挺难。但你要是动点歪脑筋,比如卡个BUG,或者找到个什么捷径,反而轻松过关。这让我明白,有时候解决问题不一定只有一条道,得学会变通。 这得用在正道上。
  • 初步的“经济观念”: 想买好武器?想买大豪宅?你得去做任务赚钱,或者去“创业”(游戏里的那种)。虽然方式不正当,但那种“付出才有回报”的逻辑,算是潜移默化了。

至于很多人担心的暴力倾向,我个人觉得,得分人。对我来说,游戏里的打打杀杀就是一种宣泄,跟看动作电影差不多。关了电脑,我还是那个见了邻居会问好的普通人。我那些一起玩《罪恶都市》的小伙伴们,现在也都是各行各业的普通人,有当老师的,有做设计的,也有跟我一样苦哈哈敲代码的,没见谁真成了社会不安定因素。

回忆与现状

现在回头看,那段沉迷《罪恶都市》的日子,更多的是一种青春的记忆。游戏里的自由、音乐、氛围,都是那个特定时期的独特印记。

我觉得,从小玩这类游戏,关键还是看家庭教育和个人辨别能力。 如果能正确引导,把游戏当成一种娱乐和放松,甚至从中学习到一些积极的东西,那就没啥大问题。怕就怕沉迷进去,分不清虚拟和现实,那确实会出事儿。

就我个人而言,除了偶尔开车时会幻想自己开的是“猎豹”或者“凤凰”,然后被现实中的红灯和堵车拉回现实之外,好像也没啥特别“后遗症”。反而,那种在游戏里探索未知、挑战困难的精神,有时候还能激励我在现实生活中别轻易放弃。

你要问从小玩《罪恶都市》的人会怎么样?大概率会变成一个偶尔会怀念当年在虚拟世界里“叱咤风云”的普通成年人,至少我身边的例子是这样的。

版权声明:从小就玩罪恶都市的人会怎么样?真的会变得更暴力吗?,素材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,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从小就玩罪恶都市的人会怎么样?真的会变得更暴力吗?,